1.跪求24节气歌!
2.武则天墓中存在的奇珍异宝有哪些,宝贝能预报天气,还有千古奇书?
3.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4.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
跪求24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
立春: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前后,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
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10月23日前后为“寒露”,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1]
其他相关二十四节气歌
(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 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 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 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 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 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 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 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四)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五)节气百子歌
说个子来道个子, 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 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 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 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 冬月数九烘笼子。
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六)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七)东北农民流行节气的顺口溜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八)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署三伏天
立秋忙打淀,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又一年
(九)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正月:
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二月: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佳。
三月:
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
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四月:
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
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五月: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
六月:
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
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七月:
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八月:
秋风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
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九月: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天晴,
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增。
十月:
立冬之日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
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十一月:
初一有风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灾魔,
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十二月:
初一东风六畜灾,倘逢大雪旱来年,
若然此日天晴好,下岁农夫财。
(十)果树生产二十四节气歌
一月小寒又大寒,生产订周全,
修剪技术先试点,不同品种细修剪。
二月立春就雨水,药械肥料备齐全,
成龄果树先修剪,幼树修剪三月完。
三月惊蛰到春分,顶凌刨盘要紧跟,
专人刮治腐烂病,灭菌清园贯常年。
清明谷雨四月天,挖坑栽树到时间,
果树嫁接春时到,光杆药剂树春灌。
五月立夏见小满,果树疏花紧相连,
打药防治红蜘蛛,卷叶蚜虫莫小看。
疏果追肥保稳产,果树夏剪进行完。
压青施肥搞深翻,维修树盘扩梯田。
八月立秋处暑到,树喷药剂防叶掉,
果树嫁接又到时,施用农肥好时机。
白露秋分九月天。秋果收霜降完,
不同品种适时,轻摘轻放轻运搬。
十月寒露霜降连,果品运输人不闲,
晚秋清园要抓紧,病虫技叶全烧干。
立冬小雪十一月,冬灌培土不容缓,
果树涂白本月办,免受冻害树体健。
大雪冬至又一年,总结经验以利战,
做好准备来年干,喜庆胜利丰收年。
(十一)农民节气谚语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武则天墓中存在的奇珍异宝有哪些,宝贝能预报天气,还有千古奇书?
武则天墓中奇珍异宝有很多,像晴雨珠能够预测天气,《》则是一本千古奇书,还有吴道子观音像、阿不扎匕首和四名士玉屏风这些都称得上是奇珍异宝,都是非常珍贵的,无论是其中哪一件都是无价之宝,在武则天执政期间唐朝可以说是达到了盛世状态,墓中有如此多的宝物也不是很稀奇。
提起武则天我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她是我国的第一代女皇,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虽然史书上对她的记载大多都是心狠手辣的,但是在政治不得不说武则天是一个奇才,唐朝在她的统治下可以说是国富民强,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状态,她的功绩真的是数不胜数,直到今天依然被人们所纪念着。
那么现在我们来说一说武则天墓中的这些奇珍异宝,首先是晴雨珠,它是由暹罗国进贡过来的,据说它是由一块吸收了日月精华的宝珠所打造,非常的珍贵,《》它是出自于李淳风和袁天罡之手,据说它可以推算出我国近千年来将要发生的大事,所以它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物,吴道子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大画家,他所画的观音像也是非常珍贵的。
四名士玉屏风它是由四块玉石所雕琢的,上面雕刻着历史上的一些名士,雕工非常的精细,四名士玉屏风还有一个神奇之处,那就是它能感知帝王的情绪,阿不扎匕首是由一种叫属兔的动物所制成的,不过这种动物现在已经灭绝了,所以它也是非常珍贵,而且匕首上还镶满了价值连城的珠宝,据说它还有预警的功能,只要危险来临它就会发出声音提醒帝王。
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钱伟长:赤子
钱伟长?[4]
主要事迹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早年攻克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在有生之年)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
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6年,他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变扭率的扭转》,成为国际弹性力学理论经典之作。
1947年,在正则摄动理论方面创建了以中心挠度wm为摄动参数作渐近展开的摄动解法,在国际力学界被称为“钱伟长方法”。
1948年,在奇异摄动理论方面写出有关固定圆板的大挠度问题的渐近解,称为“钱伟长方程”。
解放后,致力科学理论和工程力学领域,成为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奠基人之一。
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伟长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1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
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钱伟长说: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他用九十八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颁奖辞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推选理由
杜玉波:奠基中国近代力学,他是伟大的教育家,而一生坎坷,从未放弃理想,为国家谋,为天下谋。?[4]?
孙水林、孙东林:信义
孙水林、孙东林?[4]
主要事迹
孙水林,男, 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2010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颁奖辞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推选理由
陈淮:这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值得我们每个人照,值得我们这个社会照,值得我们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照。
喻国明:他们如期还薪原本是普通的,因为生死接力,才显得具有特别的意义。透过这件事情引起的巨大的社会反响,也许应该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令人痛心的缺失。?[4]?
才哇:铁汉
才哇?[4]
主要事迹
才哇,男,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住玉树州粮油公司的才哇在一阵山摇地动中懵了,回过神来以后他立即冲出了家门,开车赶往扎西达通村,他要去救自己的村民。在路上,他看着四处坍塌的房屋和被困的受伤群众,马上停下来投入到救人当中。"才哇,你们家的房屋全塌了,人被压了,你快去看看吧!"一名村干部带来的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然而,才哇继续在废墟里刨挖的双手却一直没有停歇下来......
在紧张运送了近30多名受伤的各族群众后,他安排好下一步工作,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看着刚从废墟中挖出的3位亲人的遗体,撕心裂肺的巨大痛苦迅速穿透了才哇的身心。当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救灾晚会上接受访时,他最大的愿望依然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玉树,回到他的村民身边。
颁奖辞
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的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推选理由
陈彤:他是一个普通的村干部,当大灾到来之时,才哇展示出一个负责任的男人,应该有的担当和力量。
丁俊杰:村民就是自己的亲人,有了亲情才能干好基层工作,关键时刻才会有这样的风范。?[4]?
郭明义:传人
郭明义?[4]
主要事迹
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场公路管理员。
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
郭明义经常向工友们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和相关知识,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2007年2月,鞍山市中心血站血源告急,向郭明义求援。征得领导的同意后,郭明义写了一份无偿献血倡议书,一个班组一个班组地进行宣传。
“齐矿”100多名职工参加了无偿献血,总献血量达到2万多毫升。一次来这么多人献血,完全超出鞍山市中心血站的预想,血站职工非常感动。像这样较大规模献血,郭明义组织了10余次,累计献血达到10万多毫升。
1994年以来,郭明义先后资助了180多名像杨思雯这样的特困学生。16年时间里,他捐给特困学生和贫困家庭的钱数超过了12万元。这笔钱,比他参加工作以来所有工资的一半还要多。
颁奖辞
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推选理由
王振耀:长期奉献,不计报酬,于普通岗位拓展慈善,的确是当代雷锋。
阎肃:谁言雷锋去,请看郭明义。萦怀热心肠,满腔浩然气。?[4]?
王伟:砥柱
王伟?[4]
主要事迹
王伟,27岁,陕西省大荔县埝桥乡游斜村人,武警甘肃总队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队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
2010年8月7日晚11时20分,雷电、暴雨笼罩着舟曲县城,27岁的王伟正在单位值班,不敢一个人住在家的妻子当晚睡在娘家。屋外的雨越下越大,王伟立即向中队领导汇报雨情,准备应对突发。集合哨响起,73名武警战士带上雨披和应急灯开始清点人数。集合完毕不久,营房开始晃动......
11时48分,王伟带领25名官兵冒雨冲入泥石流现场。天像裂开了口子,雨水砸在王伟脸上,周围一片漆黑,即使打开应急灯,能见度也不足5米。扶着倒塌的碎石,凭借着记忆与呼救声,王伟与救援队战士搜寻着生还者。没有任何工具,王伟和救援官兵徒手掀开瓦砾,他与战友营救20多个小时,让23条生命逃离了死神的威胁,而自己怀孕2个月的妻子、妹妹和岳父母一家五口人却遇难,被浑浊的泥石流无情吞噬。
救灾的那几天,王伟总会习惯性地掏电话、看妻子的未接来电。"不知道她最后会说什么……"王伟拭去眼泪又说:“我现在就想多救人,多救出一个物评选,心里才能好受一些!”
颁奖辞
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掩埋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推选理由
朱玉:那个夜晚燃起的灯火,将成为无数人今生不灭的火把。
陈章良:送别妻儿他落泪了,但他深信爱人就是爱所有的人,英雄坚强,舟曲人民永远是你的亲人。?[4]?
王万青:仁者
王万青?[4]
主要事迹
王万青,男,汉族,66岁,上海人,党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2003年退休。
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州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待就是42年,其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来,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书写了一段藏汉水融的民族团结佳话。
王万青在阿万仓卫生院的20余年时间里,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当时阿万仓乡总人口3400余人),20年累计接诊7万余人,累计手术上万例,在当时医疗设备不足、乡卫生院基础设施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他以精湛的医术,以一名医生高度的责任心成功救治了无数个生命垂危的患者。在任阿万仓乡卫生院院长的10年中,他建立了全乡3000余人的门诊病历,使全乡90%的牧民有了健康档案,为开展牧民发病情况分析和提高救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调到玛曲县人民医院后,他开展的许多手术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的空白。
王万青高度重视高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此,他和藏族妻子凯嫪一起起早贪黑,逐一给当地牧民实施预防接种。他曾背着X光机、心电图机,骑马去冬窝子(冬季定居点)为牧民进行健康体检。 1981年他一人独立完成了全乡布病普查任务,因阿万仓乡地域黄河上没有桥也无渡船,为了开展免疫,他曾经抓着马尾巴冒险来往黄河两岸。1985年阿万仓乡“四苗”接种率达到85%,成为当时玛曲县至甘南州免疫工作的先进典型。
他的家人子女全都生活、工作在这片土地上,可以说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草原,奉献给了玛曲的卫生事业和这里的人民。如今虽然退休了,但他仍然坚持经常指导县医院的外科手术,并经常在家里给上门的藏族群众治病送药,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草原曼巴(好医生)”。他的这种扎根玛曲高原,情系医疗卫生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在玛曲草原从80年代开始到今天被传为佳话。
颁奖辞
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曼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推选理由
彭长城:他以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全心全意为牧民解除病痛,温暖了草原民族的心。
王晓晖:医者仁心,不同民族有着共同的爱,共同的善良,普通人之间的爱和给予,能让友爱更长久。?[4]?
王茂华、谭良才:炽爱
王茂华、谭良才?[4]
主要事迹
王茂华,男,1983年11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1966年4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
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厅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戏,一个孩子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机,灾难就这样突然到来。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
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月2日凌晨1时19分不幸去世,年仅27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
满怀无私无畏的爱,王茂华、谭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
王茂华与岳父谭良才火海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感动全国,江西省人民,宜春市委、市分别作出向英雄表彰学习的决定,王茂华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奖章、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颁奖辞
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场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推选理由
刘姝威:普通的教师普通的农民,我们这个民族从来都不缺少舍己为人的英雄。
涂光晋:当他们义无反顾冲进火海的时候,近乎于本能的行动,折射出今天亟需弘扬的善与爱。?[4]?
何祥美:神兵
何祥美?[4]
主要事迹
何祥美,男,汉族,29岁。江西崇义人,现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
1999年12月入伍时,何祥美只是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当兵第6年,南京军区抽调了一批训练尖子组成狙击手集训班,何祥美入选。从此,开始了一个的军旅生涯。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何祥美已经让自己成为一名具备“三栖”作战能力的全能战士。
三栖尖兵的美誉是艰苦的训练换来的。刚进入狙击班,他就立志要成为狙击手中的王者,强迫自己去忍受炼狱一样的生活。训练中,何祥美总是第一个端枪,最后一个放枪。狙击手不仅要懂得如何射击,还深入学习和掌握射击原理。凭着一股韧劲,他啃下《射击学》、《终极狙击手》等专业书籍;常年阅读《轻兵器》、《兵器知识》等杂志;整理笔记3万余字,绘制各种图表60多张,记录各种数据850组,打下扎实的射击理论基础。
狙击手因射程远,对射击环境格外敏感,稍有变化便要调整瞄准点,俗称“修风”。这也是狙击手达到“人枪合一”境界的必经之路。为迈过这道坎,何祥美把毫无规律可循的数千个射击参数,牢牢“烙”在脑海里,在实践中用心体会揣摩。如今,射程随你定、目标可大小,何祥美抬头一瞟,几秒钟内便能判定风向、风速,目测距离和高低角,得出正确的修正值。其结果多次与测量仪比对,误差接近于零。
魔鬼般地训练,铸造出一个又一个神奇:何祥美精通狙击、匕首枪、微型冲锋枪等8种轻武器射击,在200米距离上指哪打哪,发发命中要害;速射,从拔枪、上膛到击发,仅需0.58秒……过硬的本领使他被战友们封为“枪王”。关键时刻“枪王”显神威,每逢重大活动,部队都要抽调最厉害的狙击手参与安保。这种任务,每次都落不下何祥美。
2006年以来,先后参加20多次汇报演示,被上海合作组织峰会、APEC会议等指定为安保人员、1号狙击手。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三等功2次。
当一名神的目标实现后,何祥美又有了新的目标——成为“空中猎鹰” 。他广泛涉猎和钻研相关知识,不舍昼夜。4个月的训练时间,何祥美成功处置10多次险情。凭借过硬的素质和技术,何祥美试飞某飞行器成功并当上教员。喜欢挑战的何祥美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目标——潜水。潜海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课目,稍有不慎,水压便会对人产生致命伤害。 考核时,何祥美第一个跳入冰冷的海水。他1米1米慢慢地下潜,每下潜2米都会进行一段时间抗压。等他上岸时才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完成了10米海底下潜的训练任务。
业务精熟,不忘理论学习。刚到部队时,何祥美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他见缝插针看书学习,所有的节日都有效利用起来,经过3年艰苦努力,他通过全军法律专业自学考试的全部15门课程,拿到大专文凭。从农家子弟到具备特种爆破、深海潜水、伞机降等30多种作战本领的军事尖子,从普通一兵到“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用青春、热血和忠诚,把自己的军旅生涯书写得既精彩又壮美。
颁奖辞
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着手中枪,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推选理由
陆小华:士兵当精忠报国,但是没有精湛的武艺,又如何却敌报国、拥有足以制胜的能力,才能享有和平!
陈小川:我们有一百万条居安思危的理由,却没有一条安享太平的借口,这就是这个兵,心中的忧患和肩上的使命。?[4]?
刘丽:姐姐
刘丽?[4]
主要事迹
刘丽,安徽颍上县人,14岁时因家贫辍学外出打工,省下每一分钱供弟弟妹妹读书。刘丽的弟妹最终没有考上大学,这让她很迷茫,似乎多年来的辛苦没了着落。她这才发现,自己“想让这个村子里出两个大学生”的愿望是如此强烈,“是一种寄托吧,我自己想读书而没有读成,就希望让别人有书读”。她萌生了资助别的孩子读书的念头。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足底师,俗称“洗脚妹”,月收入3000元。对于这些血汗钱,刘丽这样分配:500元用来租房和个人消费,剩余2500元,扣除给家里寄的一些,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她资助了老家村里20个贫困大学生。从2006年起,又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的人数从三五个上升到数十个。加上一次性的资助,刘丽以她微薄的收入,帮助完成了上百个孩子的读书梦。其事迹在厦门广为流传,被誉为“中国最美洗脚妹”。
颁奖辞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推选理由
孙伟:刘丽以自身朴素的生活经验,坚守着善良的底线,展现了当代青年,没有熄灭的爱的光芒。
王晓晖:她和她代表的80后女孩,是都市森林中的蒲公英,真正中国的希望,将在他们脚下生根。?[4]?
孙炎明:活着
孙炎明?[4]
主要事迹
孙炎明,男,1962年10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从警28年来,孙炎明同志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2004年被查出患脑癌,经历三次做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始终保持快乐向上的心态,与病魔抗争,并坚持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只要我在岗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的工作,监所安全我才心安。”孙炎明说。孙炎明分管和协管的监室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他分管的两个监室在所里保持着两个最好:在押人员秩序最好,教育改造效果最好。2008年,孙炎明所在的看守所住进一位犯,情绪暴躁,屡次闹事。孙炎明仔细问案情、看卷宗,主动要求将叶某调到自己负责管理的监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工作,平复下来,并认识到自己的罪行。被执行的那天,要求见孙炎明最后一面。他说:“孙管教,这些日子给你添麻烦了。谢谢你,你的恩情来生再报。”
颁奖辞
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活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寒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推选理由
涂光晋:耐心诚心,坚守坚持,他用生命诠释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任卫新:职守在一个特殊的世界里,却让死囚的心灵,重新感受到久违的人间温暖,警界保尔,特殊的爱献给了特殊的你。?[4]?
特别奖:八位维和英烈
主要事迹
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此次地震共造成近20万人丧生,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
钟荐勤,男,汉族,35岁,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宣传处干事,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宣传官;
和志虹,女,纳西族,35岁,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昆明边防检查站教导员,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联络官。
维和英烈获特别奖?[4]
颁奖辞
中国人为和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一刻,感动的不仅是中国,还有世界。?[4]?
特别奖:K165列车乘务组
K165次列车乘务组获特别奖?[4]
颁奖辞
临危不惧让我们看到了工作态度,而临危不乱让我们看到了职业水准,正是这个团队,成了奇迹创造者。?[4]?
特别奖:中国志愿者
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
主要事迹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规范注册的志愿者共有3124万多人,其中包括累计10万多奔赴西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500多名前往亚非拉国家开展服务的志愿者;同时在汶川、2008年北京奥运会、玉树、舟曲、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我们也都看到了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之前互不相识,但因为共同的志愿精神走到了一起,让我们大家一起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手手相传。
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
钱伟长:
赤子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孙水林和孙东林:
信义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才哇:
铁汉
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地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郭明义:
传人
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舟曲泥石流中的中队长 王伟:
砥柱
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掩埋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草原上的医生 王万青:
仁者
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吧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王茂华,谭良才:
炽爱
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南京军区,何祥美:
神兵
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最美丽的洗脚妹 刘丽:
姐姐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孙炎明:
活着
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感动中国特别奖:
海地地震罹难的维和人员:
八位维和英烈
感动中国特别奖:
K165次列车全体乘务人员:
K165列车乘务组
感动中国特别奖:
中国青年志愿者:
志愿者
2011-2-14 22:18 回复
真我王子
49位粉丝
2楼
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将在今夜揭晓。本期《近距离》为您还原发生在节目录制现场的真实讲述。
也许是巧合,这些素无关联、天南海北的故事拼接起来,呈现的仿佛是一本早已写好的书,每一个时代的页码上都站着一位我们的主人公,往下一页传递着“信”与“真”这两种质地极其坚硬的情怀。
愿好人,有好梦。
“感动中国”人物榜
赤子科学家钱伟长
“雷锋传人”郭明义
“草原曼巴”王万青
“舟曲之子”王伟
“枪王”何祥美
“玉树壮士”才哇
最美“洗脚妹”刘丽
“警界保尔”孙炎明
“信义兄弟”孙水林和孙东林
“火海救童婿丈”王茂华、谭良才
“奇迹创造者”K165次列车组
海地地震遇难8名中国维和人员
2010上海世博会全体志愿者
归国科学家(1946~) 钱伟长:百岁“赤子”
2010年7月30日早晨,98岁的老人钱伟长溘然长辞,在他诸多辉煌的荣誉与贡献中,留给世人一门他认为最重要的科学——爱国。
他用一生证明,只要对国家有好处,人的毅力与能力将发挥出惊人的极致。他本人的路径,更是几度以国家利益而改弦更张甚至重起炉灶。
入学清华大学时,钱伟长以文科见长,中文和历史都是100分,数学物理加一起只有25分。然而,眼见国家遭受列强侵侮毫无还手之力,钱伟长痛觉“国家需要的是飞机大炮,不是诗歌文赋”,“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为此改学物理学。一年后,他的物理科目成绩超过了70分,四年后,他成为8名优异的毕业生之一,并取得留学英国的资格。
1939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突然爆发,钱伟长等22名“中英庚款董事会”公费留英学生所乘客轮在香港被征用为战争物资。耽误些时日,等到留学客轮来接时,这些留学生却把护照抛进了黄浦江!“因为我们听说轮船会在日本的港口停靠,全都不干了。日本那时候是侵略我们的敌人,怎么能登临敌国?”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钱伟长微笑说道。将大好前途付之流水,是那一代国难当头的青年学生才有的热血与狷狂。
1940年,钱伟长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师从英国学会会员辛吉教授。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在美国科学界奠定了影响。1946年,钱伟长从洛杉矶起程,回到了他立志科学救国的母校——清华园。一般教授一个星期上6堂课,他却讲17堂课,且没有一点儿怨言。
两年过后,金圆券通胀,钱伟长的工资是15万金圆券,“只能买两个暖瓶”,生活与科研都发生极大困难。钱学森提议钱伟长到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年收入至少是8万美元,使研究不至于中断。于是,钱伟长到美国大使馆注册。申请表格上有一项,“如果中美交战,你支持哪一国?”钱伟长答:“我支持中国,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祖国。”自然,他被拒签。这时,他已不是当初一掷护照的年龄,却丝毫未见得“成熟”。
建国初,钱伟长认为“自己应该说真话”,力排众议,提议国家优先发展原子能。事实证明,没有“两弹一星”的成功,中国无法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学术权被剥夺,在实验室扫地一年,后又下放农村劳动。在生前接受的一次访谈中,提及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钱伟长说了四个字:那无所谓。
2011-2-14 22:24 回复
真我王子
49位粉丝
3楼
1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老人说:“我没别的要求,只要对国家好就行,我希望国家强大起来。”
赤子,本义是刚出生的婴儿,比喻对祖国忠诚热爱的人。一位98岁的老人,在他的等身荣誉之后,获得了“赤子”的称呼。钱伟长的儿子钱元凯先生说:“我认为人们对父亲的敬意包含着对那一代老科学家的工作和人格的认可,而我的父亲是那一代学人当中的一个代表。13亿人民的认可,是他得到的最大的精神财富和鼓励。”
普通工人(1982~) 郭明义:我的天真
“我挣得非常多,吃得非常好。”光听这一句,根本想不到说话的是一名在别人眼中几乎一贫如洗的普通工人。
郭明义,辽宁鞍山人,1982年复员到鞍山齐大山铁矿工作。从1996年任生产技术室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1990年至今,他无偿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
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是他的一半工资还多,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人们用这句名言来描述郭明义,用“雷锋传人”来形容郭明义。郭明义对自己却别有一解,当有人揶揄他“你这人太一条道儿走到黑了”,他正中下怀,对答如流,“哎就走到黑了”。
与之相对的是,郭明义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他给妻子送过两件礼物,一件是结婚前买的一条红纱巾,另一件是前年到井冈山红色旅游时在工艺品地摊上买的一枚28元的戒指。他衡量价格和价值的坐标和别人不一样,他眼里的300块钱,能让家境困难没法过冬的孩子在上学时穿上一双暖和的新鞋,“很多人都需要我们伸出手来帮他一把”。
郭明义的举动,让很多人想不明白,看不明白,猜不明白。可他说自己从没想过人们对他的评价和看法,做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动机很简单,只是因为“天真”。
“天,就是天空,真,就是代表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当我做一些小事时,有着幸福感和荣誉感。为保存着童年仅有的一点天真的感觉,所以我要继续做下去。”
他职位普通,收入不高,但心满意足。他把自己的生活形容为一连串的“好”,除了“挣得多、吃得好”之外,“睡得也非常好,每一觉都睡得特别死”,“一切都非常好,老伴也好,女儿也好,我整个生活都非常好”,“我们平静,富足,幸福”。
支边医生(1968~) 王万青:“上海男人”扎根甘南
在甘南草原上,王万青不需要反复解释一个贴上了“上海男人”标签的医科大学生为什么能扎根甘南,不需要分辨从他的思乡笛声中流淌出的是江南小调还是北方民歌,他也不需要挖掘自己40余年的坚守背后的“伟大”与“艰难”——在成为“公众人物”以来,王万青总试图说明自己选择的其实是一种“更快乐”的生活,但却无法向大多数人证明这一点。也许,他注定不被那些向他发出疑问的人们所理解。
抓着马尾巴过黄河
1968年的这一天,23岁的上海第一医科大学毕业生王万青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以知识报效祖国,服务少数民族边区,目标是遥远的甘南州玛曲县。
2011-2-14 22:24 回复
真我王子
49位粉丝
4楼
在这之前,王万青从来没见过草原。但他不孤独,在那个年代,和他抱有同样想法的年轻人走出家门,沿着铁路、公路和土路,充涌到超越想象的远方。
到了玛曲,王万青开始行医。让他揪心的不是异乡的寒冷与简陋,而是牧民们感谢的话。每一次抢救成功后,患者家属都要惊叹他“起死回生”、“做到了从来没有人做到过的事”。得救的病人把王万青拉到自家住的帐篷里,示意他“有什么喜欢的尽可以拿”。这样的情形,让年轻的医生明白过来,“以前草原上病死率有多高”。
王万青从来不想,自己这个大城市来的医科高材生,在草原上走家串户为边区藏民行医的举动承载着多大的“意义”。在他眼里,只有病人。离家千里,他就是为了给人看病。
他学说藏语,就从跟病人打招呼开始。
“你来了啊,请坐。”
“把大衣脱了吧,烤烤火暖和暖和吧。”
请病人烤火总没错,玛曲地区寒冷,即便是夏天也得在帐篷里预备着火盆。王万青总结下来,用藏语寒暄,可以拉近牧民与医生之间的距离,这比一本正经、开门见山地问诊,效果要好得多。
日子久了,牧民和王万青熟悉了,发现他的脚特别大,竟有30公分之长,穿的鞋接近47码。他们开玩笑似地送了王万青一个藏族名字“冈切曼巴”,“冈切”指的是他的大脚,“曼巴”是“医生”的意思,意即“大脚医生”。
王万青渐渐得知,“冈切”在藏语里不光是“大脚”,还有“伟大”的意思,“可能古代的人认为,脚伟大,人就伟大”。还有,“藏传佛教中一个佛名也叫冈切,他很了不得。”来为牧民服务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会阴差阳错变成了一位“冈切”,不过在他看来,“叫我什么都行,无所谓。有了一个称呼,我和病人之间的关系亲切了,很多药物不能解决的也都能解决了。这就好。”
冬去春来,王万青在阿万仓乡卫生院的20余年时间里,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累计手术上万例。他建立了全乡3000余人的门诊病历,使全乡90%的牧民有了健康档案。
他曾背着X光机、心电图机,骑马去冬窝子(冬季定居点)为牧民进行健康体检。为了开展免疫,他曾经抓着马尾巴冒险来往黄河两岸,那时阿万仓乡地域黄河上没有桥也无渡船。
藏家女婿笛“情”万种
魂归罗布泊的行者余纯顺曾被认为是“上海男人”的异数,扎根草原的王万青也无数次被“考问”——你是上海人,为什么不回上海?
上海人一定要、一定会回上海吗?王万青觉得,以他个人之力,答不出这道由思维定势造成的问题。不过当一些朋友问他“何必那么苦,和自己过不去”的时候,他会老老实实地告诉人家:“我生活在草原上是快乐的。可能从物质上来说比不上大城市的生活,但从精神上讲,草原给了我人生的意义。这不是说大话,我愿意走这条路,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
王万青离家时,行李里有一支笛。他不擅言辞,此后数十载,酸甜苦辣都化作悠悠笛声。想家时,他吹起《上甘岭》里的《我的祖国》,面对着苍茫草海,吹出“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画面。寂寞时,他改吹前苏联的一支名为《草原》的歌曲,“讲的是一个红军战士受伤了,临死前在草原上唱了一首悲伤的歌。”
笛声中,“返城潮”兴起了,王万青却和藏家女儿结了婚。“潮”退后,选择留下的王万青真的有些孤独了。大学同班的50名同学,当时有不少人都自愿或分配到了大西南、大西北边远地区,但后来通过考研、调动等多种途径,都相继回了上海或者周边的城市,有的出了国。同学聚会,王万青既盼又怕,盼的是见见老同学,重温旧时光,怕的是差距“明显”。他知道,国门开放,时代在向前走,而身居偏远的他和“一般的上海人”比起来,差异已经越来越不可弥补。
2011-2-14 22:24 回复
真我王子
49位粉丝
5楼
王万青的哥哥也出国深造,成为一名访问学者。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王万青回沪探亲,哥哥正好也在上海转机,在家里,久别的兄弟俩相逢了。王万青坦然地对他说:“你已经去了第一世界,我呢,还在第三世界”。心理失落终究难免,王万青对自己说,都是为国家服务,吃苦就吃苦吧。
多年来,妻子凯嫪是王万青的助手、护士和翻译,她把王万青引入了多姿多彩的藏民生活。王万青记得质朴的妻子对他说过的一段话,“你万一没有了工作,没有了工资,你到我们生产队来,我们养活你。”这让感动了很多人的上海男人王万青毕生感动。
农民工(1990~) 孙水林、孙东林:劳动的尊严
20多年前,湖北武汉黄陂区泡桐镇孙氏兄弟像周围许多年轻人一样,到异乡的建筑工地上谋生。
出门打工的头几年,有一次,哥哥孙水林没领到工钱。沉默后,他对弟弟孙东林发誓,“将来我们当了老板了,不能欠一分钱良心账”。
兄弟俩没命地干,终于在京津做出了一番事业,真成了老板,手下有几百名工人。
当老板不难,当一个不欠薪的老板,难。但孙水林做到了。“春节前发工钱”是他对农民工的允诺,每年腊月二十九之前,老孙家的屋子里总是欢声笑语,人头攒动,领了工钱的工友欢欢喜喜回家过年。
意外发生在虎年春节。
2010年2月9日,孙水林从北京工地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民工发放工钱。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20多辆车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
2月10日早上,孙东林打电话回家,发现哥哥仍未到家。预感不妙的孙东林开车沿途查找,结果在河南兰考县人民医院太平间发现了哥哥及家人的遗体。
孙东林做出的第一个决定是:回家,完成哥哥的遗愿。
“我哥赶回家就是为了给工人发工钱,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们家的年过不去也就算了,不能再让农民工兄弟也过不了年,不能让他们说我哥哥不地道。”
60多位闻知消息的农民工聚集在孙家,他们来表达哀悼,表达“不算账了”。孙东林却说:“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我手上也没有账单,请大家凭良心报账,该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在孙东林的坚持下,在没有任何凭据的情况下,农民工们口头报账领钱,到腊月二十九晚上8点,26万元已全部发完,孙东林本人又拿出了7万元填补缺口。这个总数目,与孙水林生前对弟弟说的大致相当。最后一位领到薪水的农民工感谢后离开,孙东林对哥哥唯一留下的女儿说:现在你可以出门大声说,你爸不欠人一分钱。
余后大半年,孙东林为哥哥的丧事奔忙,不在工地上,可要来为他做事的农民工却越来越多,“去年是100多人,今年来了400多人”,做起事来,比他哥哥在时干得更好。他有些吃惊,“将心比心,带来特别多的好处。有良心,有好报”。
社会捐赠给孙家的200多万元,孙东林用来成立了国内首家农民工意外伤害帮扶基金,为全国5亿农民工提供意外伤害救助。“哥哥用生命捍卫的这种诚信精神,我要继续坚守,永远不欠农民工的辛苦钱。”
2011-2-14 22:24 回复
真我王子
49位粉丝
6楼
“外来妹”(1995~) 刘丽:我还有梦
刘丽的故事从1995年开始,那年她14岁,中学没读完,因家境困难,只得走出校门,走出安徽颖上的老家,加入打工大潮,成为无数“外来妹”中的一个。
“外来妹”在那时已经是社会上一个固定词组,它的流行得益于1991年播出的、讲述深圳第一代打工女性故事的电视连续剧《外来妹》,主题歌这样唱,“许多的爱我能拒绝,许多的梦可以省略”。
刘丽是家中五个兄妹中的老大,辍学养家,似乎是责无旁贷的。“外来妹”中,有很多是刘丽这样的长女。她们在轰鸣的工厂车间,在气味难闻的染坊,在饭馆和酒店,在小商品市场,从早到晚勤奋出工,省下每一分钱,变成寄回家的一张张皱皱巴巴的汇款单,供弟妹们读书,以免重蹈她们走过的路。
刘丽的弟妹最终没有考上大学,这让她迷茫了很久,似乎多年来的辛苦没有了着落。她这才发现,自己“想让这个村子里出两个大学生”的愿望是如此强烈,“是一种寄托吧,我自己想读书而没有读成,就希望让别人有书读”。她萌生了资助别的孩子读书的念头。
需要说明的是,刘丽并没有多少钱。在外闯荡十几年,她先后到过湖北、江苏、福建等地,但苦于没有学历,挣的都是辛苦钱。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足底师,俗称“洗脚妹”,月收入3000元。
3000元,刘丽这样分配:500元用来租房和个人消费,剩余2500元,扣除给家里寄的一些,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
她资助了老家村里20个贫困大学生。从2006年起,又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的人数从三五个上升到数十个。加上一次性的资助,刘丽以她微薄的收入,帮助完成了上百个孩子的读书梦。
当同样是“80后”的女孩们打扮时髦、约会恋爱的时候,1981年出生的刘丽别着普通的塑料发夹,穿着工作服,日复一日地拎着沉重的足浴桶,敲开一扇扇客房的门。该结婚的年龄,没空找男朋友,同事取笑她,“你要带着那么多孩子出嫁,没有一个亿家当都不敢娶你”。
到了休息日,刘丽把自己收拾整齐,怀着好心情,去学校里看她的大孩子小孩子们。他们,有的叫她阿姨,有的叫她妈妈,有的叫她姐姐。聊天时,有的学生对刘丽说起他学的专业,但刘丽听不懂,“那些矿业开发呀,电子呀,都是很高深的知识,离我很远,我只有听的份。听他们讲的时候,我觉得好神奇。”
刘丽并非不想重拾课本,但现在的她没有空。出名后,她被网友冠以“最美洗脚妹”的称号,她的事业也引起了社会关注。
“现在好忙,刚刚和人合作开了一个足浴店,同时也是一个公益平台,为更多的孩子提供资助。这是我的梦想,我为了这个梦想而坚持。”
“我想学开车,想学英语,最想学的是管理,想把店管理好,赚了钱在我出生的地方建一个学校。”
到今年寒,刘丽已经整整失学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