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围绕贵州地理,气候,矿产,文化资源写一篇论文
2.重庆天气多久转凉
3.从农业工业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势、土地条件、矿产资源方面详细介绍“云南西双版纳”。
4.四川泸州简介。(高分)
围绕贵州地理,气候,矿产,文化资源写一篇论文
地形
贵州省地形图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5]
气候
贵州兴义万峰林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2002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上年提高0.3℃。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2002年,9个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兴义市,为1480毫米;最少的是毕节市,为687.9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
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5]
水文
河谷 (16张)
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15747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6.1%,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阳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等。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流域面积60420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百分之35.0,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6]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
贵州喀斯特地貌 (11张)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截至2002年底,贵州省已发现矿产110多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铝土矿、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镁、锰、镓等;此外,煤、锑、金、硫铁矿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煤炭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2002年末保有储量为492.27亿吨;铝土矿保有储量为4.24亿吨;磷矿储量26.9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重晶石储量为全国的三分之一;金矿储量居全国第十二位,是中国新崛起的黄金生产基地。[6]
贵州以“西南煤海”著称,煤炭资源储量达497.28亿吨,居全中国第五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为发展火电,实施“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煤化工、实施“煤变油”工程提供了资源条件。
能源
兴义万峰湖
贵州河流数量较多,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
2002年贵州省河川径流量达到1145.2亿立方米。贵州河流的山区性特征明显,大多数的河流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水量小;中游河谷束放相间,水流湍急;下游河谷深切狭窄,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中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中国总量的4.4%,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
土地
贵州省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山地面积为108740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61.7%,丘陵面积为54197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31.1%;山间平坝区面积为13230平方千米,仅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7.5%。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由于人口增多,非农业用地增多,耕地面积不断缩小。2002年底,贵州省实有耕地面积176.94万公顷,比2001年减少6.29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5公顷,远低于全中国平均水平。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重低。
生物
贵州省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其中黔金丝猴、黑叶猴、华南虎、云豹、豹、白颧、黑鹤、黑颈鹤、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白头鹤、蟒等14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13%;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69种,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红腹雨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25.7%。
黔金丝猴
贵州省森林覆盖率达50%,活立木总蓄积量达2.1亿立方米;有70种珍稀植物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银杉、珙桐、秃杉、桫椤等4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50%;二级保护植物27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18.9%;三级保护植物39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19.2%。全省有野生植物资源38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有37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
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品质优良的珍稀名贵植物有珠子参、三尖杉、扇蕨、冬虫夏草、鸡枞、艾纳香(天然冰片)等6种。此外,天麻、石斛、杜仲、厚朴、吴萸、黄柏、党参、何首乌、胆草、天冬、银花、桔梗、五倍子、半夏、雷丸、南沙参、冰球子、黄精、灵芝、艾粉等有地道药材之美称。
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用植物约600余种,以纤维、鞣料、芳香油、油脂植物资源为主;食用植物约500余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为主;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及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约200余种;具有抗污能力的环保植物40余种。贵州农作物植物品种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600个品种。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籽为主要品种。经济林木主要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等,“大方生漆”、“六马桐油”为贵州名优土特产品。全省饲养的主要畜品种有30多种,优良牧草资源2500余种,发展畜牧业具有良好条件。[5]
2014年,全省共有林业系统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3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6个。
重庆天气多久转凉
重庆天气10月份开始凉快。
重庆市,简称“渝”,别称山城、江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批复的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
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2022年末常住人口3213.34万,辖38个区县。重庆市地处中国西南部,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全国唯一兼具四种类型的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
“”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及内陆开放高地;是中国山地城市典范,世界温泉之都;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人文景观。重庆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巴渝文化发祥地,有3000余年的建城史,自古被称为“天生重庆”。
宋光宗先封恭王再即帝位,升恭州为重庆府,由此得名。重庆曾为巴国首都,元末大夏国都。清末重庆开埠及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使重庆成为近代中国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红岩精神起源之地。新中国初为西南大区驻地及直辖市,1997年又恢复为直辖市。
地形地貌:
重庆市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重庆主城区海拔高度多在168~400米之间。市内最高峰为巫溪县东部边缘的界梁山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最低为巫山县长江水面,海拔73.1米。重庆海拔高差2723.7米。
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面积占76%,丘陵占22%,河谷平坝仅占2%。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面积3.18万平方千米,占幅员面积38.61%;海拔500~800米的2.09万平方千米,占幅员面积的25.41%;海拔800~1200米的1.68万平方千米,占幅员面积的20.42%。
从农业工业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势、土地条件、矿产资源方面详细介绍“云南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面积约两万平方公里,距昆明740公里,有航班直达自治州首府景洪市。这里是傣族自治州,聚居着十多个民族,其中以傣族人口最多。
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内分干季和湿季,年平均气温在21℃。干季从11月至翌年4月,温季从5月至10月。终年无霜雪。 年雾日达108—146天。西双版纳因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缘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年只分为雨季和旱季两季。雨季5个月,旱季7个月。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
西双版纳北倚青藏高原,位居横断山脉尾稍、南濒浩翰的太平洋与印度洋交绥地带,喜马拉雅山运动形成了以澜沧江为中心的,由北向南、由两面三刀翼向中心降而页部相对略低,具有缺口的似“马蹄形”地势,全州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西双版纳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占云南省第二位,仅次于腾冲,共有热泉、矿泉149处。热水泉多出露于澜沧——勐遮——勐海主干断裂带及景洪坝子。分布在景洪市的嘎洒有16处、小街至大勐龙5处;勐海县的勐阿8处、勐往至蚌岗11处、勐满5处;勐腊县的勐捧、关累等地。水温最低25度,最高达103度,流量0.1——3.9公升/每秒。盐卤泉多分布在勐腊县东部,密集于勐伴、尚勇、大荒坝、曼隆等地。含有丰富的钾盐与盐,故称“盐泉”。
西双版纳矿产资源丰富,具有金属、非金属矿点131处,储量较多的矿产有铁、铜、铅、稀土、锡、钨、锰、硫铁矿、石盐、钾盐、煤、汞、银、砷、金、化工灰岩、绿柱石等19种。西双版纳矿产资源大致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燃料矿产、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和其他非金属矿产八个类型。全州矿产资源已上省储量统计表的矿种15种,其中已开采利用的有9种,占60%。已形成小规模开采利用的矿种有岩盐、谋、铁、锰、锡、铜、石灰岩,粘土及地热水。
四川泸州简介。(高分)
地理环境
泸州市,四川省辖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川渝黔滇结合部。地理坐标北纬27°39′—29°20′,东经105°08′41〃—106°28′,东西宽121.64千米,南北长181.84千米,幅员12246.87平方公里。人口480万距省会成都市267公里。东邻重庆市、贵州省,南界贵州省、云南省,西连宜宾市、自贡市,北接重庆市、内江市。辖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河谷、低中丘陵,平坝连片,为鱼米之乡。南部连接云贵高原、属大娄山北麓,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海拔高度240—520米。? 合江县九层岩长江江面海拔203米,为最低点。叙永县罗汉林羊子湾梁子主峰海拔1902米,为最高点。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部为准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南部山区气候有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气候之分,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7.1℃—18.5℃,年平均降雨量748.4—1184.2毫米,日照1200—1400小时,无霜期300—358天。土地肥饶,物产富庶。具有春荣、夏艳、秋实、冬秀的江南特色。?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沱江、永宁河、赤水河、濑溪河、龙溪河等交织成网。境内长江航道133千米,入境水量2420.8亿立方米,出境水量2691亿立方米。近30年,长江最高洪水位18.86米。
气候
一、泸州市总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气候对发展经济的影响
总的气候特征是:全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其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
其主要成因:
地形影响:由于青藏高原、秦巴山岭、云贵高原的屏障作用,全市形成了不同的小气候区。大气环流影响:主要受北方大陆干冷季风与南方海洋暖湿季风交替活动的影响。冬半年主要受苏联西北利亚和蒙古到新疆一带东南下的大陆干冷空气团的控制。夏半年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原高压控制。
气候对发展经济的影响:
冬春两季由于受北方南下的干冷气团的影响,造成冬春少雨,冬干、春旱相继。春播期常受北方冷空气南侵的影响,造成寒潮或低温阴雨,致使出现烂种烂秧现象,影响水稻的适时移栽。
初夏:当青藏高原高压活动频繁时,常常出现连晴少雨天气,造成夏旱,对已栽水稻生长不利。
盛夏:西太平洋高压西伸北招,全市被西太平洋高压脊西部主体控制,造成伏旱高温,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当副热带高压东撤南退时,我市易出现暴雨、洪涝、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秋季:北方冷空气开始南侵,在云贵高原的阻控下,冷暖气团汇于川南上空一带,造成低温阴雨天气,给秋收秋种带来不利,同时也不利于秋收作物有机物质的积累,影响产量和品质。
冬、春季当强冷空气影响我市时,天气寒冷,旅游人员骤减,盛夏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市时,天气闷热,旅游人员相对减少。
二、平均气温与温差特征
年平均气温17.5—18.0℃,年际之间的变化为16.8—18.6℃高低年间相差值为1.8℃,最冷月(一月)
年平均气温7℃左右,最热月(七月) 平均温度27.5℃,年较差( 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
约为20.5℃,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
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左右。全市7、8月份气温变化最小,冬季(12—2月)
气温变化也不大,春季气温上升急剧,秋季气温下降迅速。
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全年气温日较差为6℃左右, 最大月是8月,平均日较差达8℃以上,
最小月12月平均日较差4℃左右。
三、日照时数、平均积温
表1?各县日照时数
县(区)名 江阳区 纳溪?泸县?合江 古蔺 叙永
日照时数 1289.8 1210.7 1434.2 1348.9 1311.1 1194.4
? 表2?各县平均积温(≥10℃积温)
县(区)名 江阳区 泸县? 纳溪? 合江?古蔺? 叙永?
平均积温 5789.4 5783.3 5616.8 5898.1 5627.4 5750.3℃
? 四、降雨量
?表3?各县平均降雨量
县(区)名 江阳区 泸县?纳溪 合江? 古蔺? 叙永
平均降 1142.3 1117.8 1182.0 1184.2 748.4 1167.0
雨量 (mm)?
?表4?最多降雨量
县(区)名 江阳区 泸县 纳溪 合江 古蔺 叙永?
最多降 1455.8 1464.5 1437.7 1529.0 1247.2 1499.0
雨量(mm)
?表5?最少降雨量
县(区)名 江阳区 泸县 纳溪 合江?古蔺 叙永
最少降 778.0 664.2 789.4 867.3 554.5 947.0
雨量(mm)
?表6 雨量的季节分配
?时?段? 春季? 夏季? 秋季?
降雨量(mm)?(3—5月) (6—8月) (9—11月)
? 236.4? 535.0? 282.6?
占年百分比(%) 20.7? 46.8 24.7?
?时?段? 冬季? 冬半年? 夏半年
降雨量(mm) (12—2月) (11—4月) (5—10月)?
88.4? 238.1? 904.2?
占年百分比(%) 7.7? 20.8? 79.2
五、霜期、降雪期
泸州市无霜期长在300天以上, 降雪甚少,个别年份终年无霜雪,适宜作物生长期长。
六、季风、风向、风力
泸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瞬间风速≥17米/秒,称为灾害大风,1、10—12月出现大风的概率小,春秋季多为寒潮大风,风向偏北,风力大,持续时间长,范围较广,夏季多为雷雨大风,这种雷雨引起的局部大风,常伴有冰雹,一般出现在下午和晚上,影响范围小,持续时间短,风力大。
七、主要气象灾害,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根据(61—96)年气象资料分析,对泸州市农业生产威协最大的是(7、8月)高温伏旱和(5、6月)连晴夏旱,其次是3、5、9 月低温阴雨天气,以及洪涝、冰雹、大风。它们发生的次数多,危害范围广,后果严重,近年发生的强度变化大,是泸州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也是制约泸州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4—5月是季节交替,也是冷暖空气交替影响泸州市的时期,多强对流天气,易产生大风,冰雹天气,出现频率为42%,此时正值小春作物灌浆、成熟、收割,因此,大风冰雹对小春作物危害最大。如1989年泸州“4.20”和1993年泸县“4.24”的风雹灾害,大家仍记忆犹新,不仅给农业造成巨大损失,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威协。
2、5—6月是夏旱发生的时段(除叙永外)出现夏旱的频率达30%以上,古蔺高达59%,此时正值水稻栽插不久,将造成禾苗干枯死亡,1969年夏旱长达60天以上,严重影响我市的大春生产。
3、7—8月伏旱出现的频率为42%以上,合江高达71%,对大春作物危害最大,造成减产或者无收。1971年伏旱长达46天以上。
4、低温、阴雨是农业生产的内伤,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面最大,特别是对早稻、再生稻、晚稻的危害尤为突出。5月出现低温阴雨的频率为47.5%,合江高达66.7%;9月份出现的频率在65.5%。1994年9月出现低温阴雨造成再生稻、晚稻大面积减产。
5、暴雨主要发生在6—8月,其发生频率在56%以上,造成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冲毁庄稼、农田,给经济建设带来巨大损失。1968年7月2日,全市雨量多数达170mm以上,其中市中区达239.0mm。
生态环境
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属准南亚热带气候。正是由于有这独特的气候资源,辅以肥田沃土,使泸州市连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山青水秀,素有“川南鱼米乡”的美称,是四川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
辖区内,有大小江河70余条,在一座座红绿相间的山丘中迂回环绕;大小水库400多座,像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这122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水域中生活着多种水生生物,其中不乏珍稀鱼类。
全市地势南高北低,平坝、浅丘、深丘、山地相间。山中有丰富的竹木资源,有地球上亚热带同纬度上至今保存较完好的原始森林,林中有多种珍贵的树种和野生珍稀动物,专家誉为地球上罕见的“亚热带阔叶林天然植物园”。勤劳的450万泸州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力植树造林,使曾经被毁掉的森林基本得以恢复。现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6.73%,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保存物种起了极大的作用,为维持生态平衡做出了贡献,其生态效益大大超过经济效益。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以古叙的煤、硫铁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国家把开发古叙的煤、硫铁矿列入“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但由于本区地质条件复杂,夏季阵性暴雨和江河溪流冲刷强烈,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境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环境灾害时有发生,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泸州市生态环境总的特征是:土地开发较为合理,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野生动植物受到保护,资源开发按规划实施,自然灾害较为发育,自然保护区建设急待加强。
自然保护区
一、风景区情况:全市共有风景区1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市级9个,县级3个。它们分布在所辖的四县三区内,形成了各种风景名胜所特有的风格,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自然景观。
1、山地景观: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底部向盆地边缘山地的过渡地带。这一地带由一系列近于东西走向的褶皱带所组成,石灰岩分布面积大,在构造及流水作用下,山丘、低山、中山和岩溶地貌交错分布,其中一些名峰峻岭成为山地景观的突出代表。景色如画的中山、雄伟多资的玉蝉山、巍峨壮观的方山、秀丽挺拨的笔架山、峭壁矗立的红岩山, 怪石林立、若人似物、若鸟似兽、若笋似柱、姿态万千,宛如雕塑的叙永天生桥溶洞群,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地下奇观。
2、水域景观:泸州市水域主要由长江、沱江两大水系和众多的天然、人工湖泊构成,其形、声、色、光、影等均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格,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
由于泸州南部山区山势险要,河流穿行于群山之间,形成峡谷及流泉飞瀑,更为那里的自然风光增添了诗情画意。古蔺县黄荆乡境内的八节洞瀑布群,山、林、水、洞皆备,秀、雅、奇、丽俱全;市郊区的龙马潭、凤凰湖、玉龙湖等水上景点,湖光山色,碧波荡漾,群山倒映湖面,泛舟其间,如入世外桃园。
3、气候景观:由于气候的变化,日月星辰,风云雾雪与地理景观有机结合产生了各种气象奇观。如纳溪的“方山云海”,叙永的“丹岩霁雪”,江阳区的“白塔朝霞”等均为泸州胜景。
4、生物景观:珍贵的动物、稀有的植物构成泸州独特的自然景观,给人类以美的享受。合江福宝、古蔺黄荆有地球上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那里林木茂盛、古树参天、千藤万蔓、遮天蔽日。林中有桫椤、珙桐、水杉、秃杉、红樟、香楠、红豆、银杏等名贵树种;其中桫椤、水杉、秃杉属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
叙永红岩山有千山银杏等古稀树种,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科研价值,而且具有观赏价值。林中有豹、云豹、野牛、熊、獐、羚、飞狐及其他一些珍禽异兽,出没其间,豹、云豹、野牛属国家保护的一类珍贵动物。在一些低山,自然植物和人工植被十分茂盛,市、县政府采取了可行的措施予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十分宜人。
5、文物古迹:古老的泸州经历了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留下了许多的文物古迹和反帝反封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纪念地。玉蝉山摩岩造像造型生动,报恩塔极具唐代建筑艺术特点,春秋祠饱含清代雕刻艺术之精华,龙脑桥以石雕艺术精湛、造型雄伟、布局奇特著称,建于明万历年间已有400多年窖龄的泸州老窖举世闻名。纳溪有蔡锷将军和元帅率护国军进行“护国讨袁”战争,大败北洋军伐的“棉花坡古战场”,江阳区有纪念馆,元帅指挥泸顺起义指挥部旧址,古蔺有红军四渡赤水渡口和长征期间和等中央***住地等等,这些都分别列入了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 森林公园情况:泸州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市级森林公园5个,总面积20.12万亩。福宝为国家森林公园,方山、玉皇观为省级森林公园,玉蝉山、笔架山、火星山、红龙湖为市级森林公园。除后三者外,同是风景名胜区。
三、拟建自然保护区情况:泸州市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合江的福宝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古蔺的黄荆和笋子山正在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
城市绿化建设
泸州市不仅加强了原有忠山公园的建设,而且新建了龙马潭公园、冠山公园、九狮山旅游区等景点,目前,又在着手进行江北公园的建设。同时,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城市道路绿化工程也逐步配套完善,已建成的滨江路、文化广场、江阳路等城市道路绿化设施,花团景簇、绿树成荫,成为城市人民休憩娱乐,留连忘返的好去处。实施1986年城市总体规划的十年来,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698.6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986年的2.1平方米增加到1997年的3.32平方米,泸州市被评为全省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绿化建设将继续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全市将拥有15个公园,城市居民在步行15钟内就能达到相应的绿化环境,城市绿地面积将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8.7%,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可达12.2平方米。